无锡南洋剧社社区专业园地专业研究 → 话剧“造星”?


  共有952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话剧“造星”?

客人(58.40.*.*)
  1楼


话剧“造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1:55:40 [只看该作者]

在现在的娱乐圈里,“明星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甚至很多人认为,娱乐产业就是“明星产业”,娱乐圈就是“明星圈”。那么,正在走向市场化的中国话剧是否也需要一批自己的明星,制造自己的“明星现象”呢?人们需要的话剧“明星”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人,询问了他们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话剧产生自己的明星是一种好现象,也是一种必然。话剧明星至少会产生这样两个方面的正面效果:
首先,话剧明星会成为推广文化、加强传播、普及交流的中流砥柱,是话剧平民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大普通观众走近话剧的基本动力之一。
其次,话剧明星实际上是一批业内的榜样,是新人和非明星的学习对象,这对提高话剧本身的水平显然是有利的。
持这种看法的,主要是喜欢话剧的普通观众,尤其是一批话剧发烧友。
另外一些受访者则完全不关心这个问题,对话剧明星也好、“话剧明星现象”也好,都持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有趣的是,持第二种看法的人,是可以分成两个明显的、互不相容的阵营的:一群人是话剧从业人员,包括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些老师和学生;另一群人则从不观看话剧,对话剧没有任何兴趣。
这样的两个人群对“话剧明星”这个现象持如此一致的态度,显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似乎非常有力地批驳了第一种观点的两个支撑点:
从来不看话剧的人并不会因为话剧明星的缘故而走进剧场,也不会因为话剧明星的缘故而对话剧产生兴趣,甚至不会关心话剧明星本人,这就推翻了第一个支撑点;
话剧专业从业人员并不会吧话剧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他们认为提高中国话剧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绝不是“造星”之流的“末技”,这就推翻了第二个支撑点。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其实各有千秋各有侧重,很难做出孰是孰非的简单评价。但是通过进一步对这项调查中涉及的两个变量(人群和观点)的比较分析,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话剧与早已完全市场化的其它艺术形式,尤其是相近的电影电视产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话剧的剧场性,话剧的市场化并不是通过简单的“造星运动”可以完成的。
国外,尤其是欧美戏剧界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话剧市场机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需要各种民间话剧形式——民间戏剧、社区戏剧和校园戏剧——的共同参与,推倒横亘在剧场与观众之间的围墙,大力拓展话剧的演出时空,降低普通观众观看话剧、参与话剧活动的门槛,形成庞大的参与群体。在坚持戏剧独立的美学品格的前提下,坚持培养高素质的观众群体,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和参与能力。
同时,由于话剧剧场性——观看的共时性——的特点,必须改变国内目前的话剧制作观念,在提高艺术性的前提下降低话剧的制作成本。也必须与积极培养话剧观众的系列措施积极配合,通过增加演出场次来进一步摊薄话剧制作的固定成本,从而大幅度的降低票价,让广大观众在形成对话剧的观赏习惯的同时,真正有能力走进剧场。
笔者进一步认为:话剧的市场化,绝非简单的经济行为,它首先是一种文化行为,是社会文化进化的基本环节。话剧市场化的根本前提,绝非话剧艺术品格的降低,绝非雅文化向俗文化的靠拢,而是通过大力普及雅文化来提升俗文化的水准,改变俗文化的面貌,形成健康的社会文化进化机制。通过艺术审美功能的真正回归,通过话剧艺术的真正普及,使所有人真正具有高雅的艺术气质——笔者将其形容为“贵族气质”,使话剧艺术具有真正的“向下兼容”的能力,使话剧艺术成为真正的平民的艺术。
话剧艺术要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的确任重而道远,需要所有人——话剧艺术工作者和广大的话剧观众的共同努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