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南洋剧社社区专业园地专业研究 → 校园剧社——探索生存模式比演戏更重要


  共有95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校园剧社——探索生存模式比演戏更重要

客人(58.40.*.*)
  1楼


校园剧社——探索生存模式比演戏更重要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2:01:21 [只看该作者]

目前,大学生戏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从几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的隆重举行,以及各类学生演出的层出不穷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戏剧发展的希望。但同时,
我也遗憾的发现,在热闹背后,惊现的是一种虚假的欣欣向荣。

先生存,后发展。可谓尽人皆知的道理。但在众多大学剧社中,极少有人对剧社该如何生存这一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大多数大学剧社的负责人们只是一味的把注意力投
放在要选什么戏,要在这个戏上下什么工夫,要怎么好看,要怎么有新意或有思想,却都没有考虑过,自己要怎么接着生存下去,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为剧社的发展给出战略
计划。没有战略计划就等于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至于明天会怎么样?那就让下个戏说话吧",这便是大多数剧社负责人的普遍想法。

有些剧社的存在本身并不太追求持续发展,或者也干脆就是几个人的兴趣小组,称不上一个完整架构的组织。几个成员也就是想"过把瘾"、"体验一把",玩过笑过哭过便各奔
东西,这种剧社生存的时间有时连农村唱戏的"草台班子"都比不过。但,此种情况不能用对错去衡量和评价,毕竟一些"剧社"以这样的形式存在还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本文
不对这类剧社的运作模式做分析。

目前,在非专业戏剧类大学当中,做的比较好的校园剧社有清华大学的话剧队、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等。清华大学的话剧队近几年成绩斐然,他们
排演了很多大戏,有《向左走,向右走》、《物理学家》等,演出活动频繁。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也推出了《花木兰》、原创戏剧《同行》等,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总
结这些剧社能够长期存在,并保持了旺盛生命力的原因,答案还在其运作的模式上。

首先,这些剧社拥有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些支持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学校长期为剧社提供活动和演出场馆,提供演出所需的资金支持,提供各种物资等。有的学校也提
供了配套的选修课,如戏剧鉴赏课、形体课、舞蹈课等。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则更加幸运的拥有专职戏剧教师做长期指导。可以说,有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剧社的
发展突飞猛进,有的剧社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活动规范和制度,还有的剧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训练机制,比如清华大学话剧队有晨练和夏训活动等。

其次,大学剧社也由于自身有"半官方"的地位而得以频繁的同专业演出团体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专业演出团体的带动,一些大学剧社也形成了一定的专业素养,并积极参与
到一些社会演出中,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反过来再提升剧社的形象,成为学校爱不释手的金字招牌,也因此可获得更多的官方支持。通过从里到外,再从外到里
的运作,剧社便更加如鱼得水,也有更多的学生想要加入,形成一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种运作模式当然应该获得肯定。总结其优点为:剧社发展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多;容易形成较为稳定的团体;容易积累有形及无形的资产;容易建立自身的品牌和社会知名
度;容易有计划地进行新陈代谢。但,没有一种模式是完美无缺的,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正如一个企业的产值上了亿,迈入大型企业的行列时,老总就该防范大企业病一样
。发展到成熟规模的剧社也和企业一样要进入运转不灵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剧社遭遇"透明天花板",逐渐丧失清晰的发展方向性,内部机制的成熟导致组织缺乏活力,成员
习惯按流程办事而缺乏创新意识。

即使如此,这样的模式依旧被广大不太幸运的大学剧社所艳羡。可以这样说,在中国,除了浙江大学,就基本找不出哪个非戏剧专业大学有能够沉到校园剧社中去做实事的戏
剧教师来做指导的例子了,也没有哪个大学的业余剧社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令绝大多数剧社都生存在若有若无的 限尉车刂小5比 ,现实的各?制约,导致?运儿只能有
一个或几个。这说明,学校支持的运作模式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至少,在近十几年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应该是绝大部分学生剧社生存发展的
指导思想。

那么,绝大多数校园剧社该如何生存和发展?到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和推广。虽然,很多剧社有着重视创新、善于表达的优点,但因为缺乏好的运作模
式而导致他们连基本的资源都无从利用,无法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无法积累有形或无形的资本。进而,导致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混乱,最终丧失创造力和热情,偃旗息鼓。

鉴于这种情况,并通过一段时间在基层的实践,笔者总结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旨在抛砖引玉。

首先,要确定剧社发展的方向和具体规划。一个校园剧社在成立之前,其发起者就必须在头脑中做好非常清晰的目标设定和战略安排。这种目标和战略不能只是要排什么戏,
什么时候排,在哪里排和怎么排的问题。它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第一,剧社要进行哪一类戏剧的研究和排演,这一类戏剧是发起者原创的戏剧形式,还是遵从原有戏剧类型
,都需要有很仔细的考虑。如果是发起者原创的戏剧形式,便要研究自己所做的这一类型有哪些特点,并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特点,便是在剧社日后运作过程中要坚持的;
问题,便是要通过实践不断解决的。如果是遵从原有戏剧类型,那发起者就要研究这类戏剧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并且找出自身做这种戏剧的优势和劣势,在日后的运作过程中
,便要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并逐渐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特点。这样剧社运作的内容就非常清晰,方向明确,积累下来的东西可以不断的传给接班人。

其次,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在有学校支持的剧社中,似乎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有行政指令可以发布,剧社成员可以按部就班的工作,无须考虑太多制度上的
问题。但在没有学校支持的剧社中,就一定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制。这一点,在目前众多剧社中做的很不到位。一般剧社就一个社长负责,当这一任社长离开后,他在任时
所积累的东西也随之散尽,后一任一般都要重起炉灶,无疑,前人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也同时是剧社没有战略规划的后果。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排戏和平时的行政管理分流,
行政管理要实行民主制,比如理事会制。有任何重大问题,便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最后由理事会会长来拍板。而排戏时,可以采用项目负责制,由专门的负责人来指挥并贯彻
其整体思想。这个负责人可以是戏的策划人,也可以是导演,但最好是一个人来贯穿始终。

第三,因为校园剧社很难获得学校的有效支持,因此应该大力开拓其它方面的资源。比如可以考虑和一些企业合作,采用资源置换的方式换取必要的支持。但笔者所提倡的合
作并非是简单的拉赞助,而是要寻找能够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建立起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关系。合作关系的建立,对企业来说,是提升社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对剧社来说,得到了经济和物资上的补充,对做出更好的作品有极大帮助。

中国的大学生戏剧怎样才能得到真正好的发展?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校园剧社的运作模式解决的怎么样。解决的好,即使仅有一颗火种也能星火燎原;解决的不好
,再繁荣也只是星星点点难成气候。因此,探索校园剧社的发展模式比演戏更重要。笔者真心希望更多的校园剧社开拓出有自身特色的运作模式,进而,使大学生戏剧能够向
更普及、更健康、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武林三国:建立自己的王朝,拥有自己的五虎大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