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南洋剧社社区专业园地专业研究 → 摄影美学初探


  共有67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摄影美学初探

客人(218.90.*.*)
  1楼


摄影美学初探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3/24 13:21:43 [只看该作者]

摄影的艺术本质
    
    极具影响力的英国摄影大师布莱因‧坎贝尔(bryn campbell)曾明确指出:「美学与人道关怀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两项素质。」他并且认为:「美学与人道关怀必须并存,除了满足视觉之外,还要改变世人生活,而不只是拍出『漂亮』的照片而已......」(摘录自民生报,民国84年2月9日第14版)摄影自成一种艺术,已无庸置疑,但究竟艺术为何物?此问题的本质,常围绕着三个基本命题打转:
    一、艺术及技巧,
    二、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相似性抑或是相异性,
    三、视觉引发思考与其情感表达的意念(涂绍基译,民国77年)。
    
        许多学习摄影者,必须花几年时间来磨炼技巧:研究采光,熟悉相机的操作,认识底片特性及暗房技术之钻研......等等,而其作品纯粹只是人、事、地的视觉记录而已,以记录完美的事实为职志,充其量仅达到实用摄影的范畴;而许多艺术家亦完全跻身精湛摄影技术行列中,而逐渐遗忘并摒弃艺术中的情感表达部份,竟为功利主义的满足感而趋之若鹜。当然,欲使摄影作品中具有挑战性、深具人文精神之意涵且具有迷人艺术冲击力,完全凭借摄影家是否对摄影主体抽象特质的探索和感觉,提炼精髓进而表达出来,激起观赏者内心之认同感。
    
    摄影的美学基础
    
        美国本世纪最伟大的风景摄影大师安瑟‧亚当斯(ansel adams)曾在其著作中解释「想象」visualization 一词,乃指创作一幅照片时所进行的整个「思维过程」(纪国章,民国84年)。它是一种创造性与主观性的探索,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具体地说,就是在未正式拍摄照片之前,先在自己的脑海中对所要拍摄之物体,有意识地形成一个最后要得到的影像。这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创作同时,不但要接触被摄体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洞察被摄体所表现的潜在影像。在摄影艺术中,摄影家得经常自由地且刻意地表现个人的想象与情感的那股冲动,但虽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之间,创作者彼此之间的观念、思考模式与表现手法或许不尽相同,但对艺术家本身而言,其最终的理想目标与宗旨却是一致相同的,那就是为「艺术永恒的生命」,毫无怨尤地持续奋斗。
    
        亨利‧卡蒂─布烈松(henri cartier - bresson)曾经表示:「摄影术就是为了要将瞬间所发生的事件意义表现出来,而使用正确的底片,同时也确认影像之构成正确无误(吕良远,民国84年)。」意即摄影乃基于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观点,而照相机对他而言,就如同素描簿一样,是一种直觉,自发行为的工具,用以捕捉剎那间的景象,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亦作出了决定。在拍照时,摄影家必须屏气凝神,集中所有心思,来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片刻。此即「决定性瞬间理论」之中心思想,而构成此理论的基础,乃是摄影有一颠覆特性,当其它的艺术已经使我们习惯于只去孕育一种创造的主观性时,摄影却首度迫使我们去认识一个创造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摄影如同其它视觉艺术的表现一样,是对人生的一种认识与了解,是一种吶喊、一种自我解放、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而非只是为了维护或证明绝对的艺术创意,去展现人们有意识或潜意识里情绪或情感表达。
    
        无可讳言,「摄影」是了解与表达人类内心的批判与见证、呼吁与关怀、挣扎与怒吼,并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及其所经历的沧桑与喜悦,所以一个有内涵的影像,其实就是记录具有影像意涵的生活点滴,也就是说,「摄影」不能背离「人道关怀」的原则。进言之,如何创作出生动活泼,且耐人寻味的人文影像,仍是今后所有摄影家时时刻刻所面临的主要命题。
    
        在西方,早将摄影方式大致区分成「纪念」、「记录」、「写实」、「报导」、「新闻」等五大类型,如此的分类在创作上并非绝对的重要,但却可以作为创作时遵照的方向与参考原则。一件平凡朴实的记录或写实影像,如何将其构图内容故事化、幽默化、并兼有感性与理性,注入丰富生命力,让一张不起眼的写实照片「说话」(let the photograph talk itself.),使成为内容生动、寓意深远的人文报导影像作品,才不致落入单纯纪实摄影的死胡同。
    
    摄影与创作意图
    
            摄影家在创作时,常会陷入一连串自相矛盾的判断力的情绪纠葛之中:感官的判断、美学的判断、理性的判断、存在或现实的判断,以及一堆复杂的情绪因素,如何去芜存菁,端赖摄影家当下的心境与思考模式以及他所欲表现的创作意图,何以致此?此乃为理性的人类们具备了一种智性的胃口(intellectual appetite)─意志,意即掌控情绪的艺术,不仅要客观,摒弃粗鄙与平庸,且深具有意图及创意。由此可知,真正的创作意图,无法在摄影工具或者任何人为的摄影技术中找到。创作意图是一件摄影作品之艺术价值所在,正因如此,才能赋与一张照片灵魂与生命。而物质主义者常犯的错误是把所有创造希望寄托于技术方面如滤镜、光学等摄影器材上,因此,所有创造性摄影的意图基础是存在于摄影者本身与被摄事物的关系上,那就是创作意图创造行为的根基。
    
    结语
    
            现今信息科技发达,带动摄影器材的蓬勃发展,电子式的数字相机相继问世,再加上计算机影像处理的便捷特性,直接或间接冲击着摄影人士,试想:只要坐在家里计算机荧光幕前,就可以进行所谓的创作,扪心自问,一位创作者的心境与思考表现模式,是否因科技的进步而丧失创作意图,遁入互相抄袭之境地,成为「僵化的人工摄影」?一幅耐人寻味的感性摄影作品,是来自创作者对自然、社会的深刻体认及瞬间决定按下快门的掌握,若一味地就科技之便进行影像创作,很难像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及亨利‧卡蒂─布烈松等摄影大师一样,创作出憾动人心的作品,喜爱摄影的人士,是否值得深思及反省?

武林三国:建立自己的王朝,拥有自己的五虎大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