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南洋剧社社区专业园地专业研究 → 上海校园戏剧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戏剧学院暮康毕业论文


  共有135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上海校园戏剧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戏剧学院暮康毕业论文

客人(58.40.*.*)
  1楼


上海校园戏剧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戏剧学院暮康毕业论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1:44:47 [只看该作者]

“校园戏剧”,在有些论著中被称为“学校演剧”【1】,指“由在读普通高校学生为主体(不排除少量教师与专业人士参与)组成的戏剧团体在课余进行的、以在校学生为主要观众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话剧演出活动”。【2】 校园戏剧是戏剧进入校园的产物,它与专业戏剧相比,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参与主体是非专业院校的学生,其特殊性在于:
业余性。校园戏剧活动只是他们的众多业余活动之一,而不是自己的专业,因此他们必须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只能抽出少量的时间来参与到校园戏剧活动之中,戏剧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明显欠缺。
流动性。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从三年到九年不等,而有相当时间和精力投入校园戏剧活动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六年,而且受到兴趣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剧社的成员处于频繁的流动变化之中。
边缘性。尽管校园戏剧活动与通常意义上的边缘戏剧有着极大的区别,但其中的共同之处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并非主流戏剧,资源匮乏的问题就无可避免,资金与硬件的来源严重不足,直接决定了校园戏剧活动的参与者必须适应零舞美的演出条件,演出通常呈现出一种相对简陋的面貌。并且,其社会影响与受众范围也必定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圈子之内。

一、 校园戏剧的历史沿革和历史地位
在中国戏剧史上,“校园戏剧”曾经是享有崇高地位的。中国当代戏剧对西方戏剧的吸收和传播正是从校园戏剧开始的,其中有两条主要的道路。
一条是国内的校园戏剧演出。1898和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在圣诞节演出中上演了数个剧目,其中包括1899年学生自己编演的政治讽刺剧《官场丑史》。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校园戏剧演出的记录。其后,1900年,上海南洋公学中院二班演出新剧《六君子》,上海育才学堂以八国联军进京和江西教案为素材编演了新剧。1902年,徐汇公学根据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编演了五幕剧《脱难记》,用法语演出。1903年,南洋公学演出了《张汶祥刺马》、《英兵掳去叶名琛》、《张延标被难》、《监生一班》。1905年元宵节,汪优游组织的业余剧社文友会在画锦牌坊陈氏的私人宅院公演了《捉拿安得海》、《江西教案》和一出即兴编成的时装滑稽闹剧。1906年以后,又有一大批学生剧社相继涌现,校园戏剧活动更加兴盛,西方戏剧作为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新型演剧形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另一条道路在国外。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和曾孝谷发起成立了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综合性文艺团体——春柳社,在留日学生中开展演剧活动,并于1907年二月演出了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同年六月演出了曾孝谷执笔改编的《黒奴吁天录》。而这两次校园戏剧活动,被公认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此后,全国各地又先后涌现出大量的学生剧团,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如火如荼。其中最著名的有天津南开学校的南开新剧团、北京清华学校的清华新剧社、贵阳的达德学校业余剧团、北京大学的北大实验剧社等。它们先后上演了独幕剧《卖梨人》(1914年清华新剧社,编导洪深)、五幕剧《贫民惨剧》(1916年清华新剧社,编导洪深)、《新村正》(1918年南开剧团,编导张彭春)、《丁文成除奸》、《模范乡》(以上达德学校业余剧社)、《母》、《爱国贼》、《黑暗之势力》(以上1921年北大实验剧社)、《良心》(1921年北平政法专科学校)、《十万金镑》(1921年北平高等师范学院)等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戏剧作品。
通过校园戏剧团体的积极活动,形成了中国本土话剧建立与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戏剧家和戏剧观众。其中戏剧家的代表应该是曹禺和洪深。曹禺12岁进入南开学校上中学,“15岁时就加入南开新剧团,演过很多戏,几乎都是张彭春导演……也演过陈大悲的戏,如《爱国贼》等”【3】 。洪深的戏剧事业同样是从投身校园戏剧活动开始起步的,“在清华的四年,凡是学校演戏时,差不多每一场他都参与其事。他又是一位编剧能手,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是出于他的手。在这些活动中,他已经表现出了很可贵的创新精神。1914年夏,他编演英国名剧《罗宾汉》,由于该剧许多情节发生于深山密林,单靠舞台布景不足以取得理想效果,他就大胆把‘剧场’移至室外,在丘陵树木密集的地方(今闻亭附近)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得师生们赞赏。” 【4】
除了曹禺和洪深以外,另外一位戏剧大师田汉的前期戏剧活动同样与校园戏剧活动紧密相关。1928年四月间,田汉率领南国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到杭州做旅行演出,除了此前在“鱼龙会”上演过的《苏州夜话》、《父归》、《未完成的杰作》以外,他又临时编写了独幕剧《湖上的悲剧》。这部作品与《南归》等一起,成为田汉的代表作之一。而南国艺术学院同时还培养了陈征鸿(陈白尘)、陈凝秋、郑重(郑君里)等又一代戏剧大家,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
中国的校园戏剧活动在经历了话剧传入期的热火朝天之后,逐渐步入低迷。抗战开始以后,由于大批校园戏剧的骨干力量被抽调到抗敌演剧队中,“学校演剧与主流戏剧之间艺术水平的差距被拉大了,人才的稀缺造成学校演剧影响力的下降,这使它只存在于普通大学的一般宣传活动中”【6】 。而由于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政治环境的空前恶劣,与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总体制约,这种差距和人才断层竟然一直没有得到填补,中国校园戏剧活动竟沉寂了四十年之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校园戏剧活动开始恢复,并迅速走向繁荣。从文字记载中最早的剧目《炮兵司令的儿子》(1981年上海大学生文艺会演)和最早的校园戏剧团体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国剧社”(1984年),开始,大批校园戏剧团体纷纷建立或恢复,创排了大量剧目,其中不乏1985年上海师范大学的《魔方》与2001年清华大学的《清华夜话》这样的佳作。

 回到顶部
客人(58.40.*.*)
  2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1:45:49 [只看该作者]

(一) 概述
中国的文化中心,在最近一百多年间一直呈现出北(以北京为中心)、南(以上海为中心)分庭抗礼、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特点,在校园戏剧领域也是如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校园戏剧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上海的校园戏剧活动也如火如荼。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的44所高校中,共有校园剧社三十多个,成员近八百人,分布在28所各类高校中,拥有自己的校园剧社的学校占总数的64%【7】。其中有五所高校有两个以上的学生剧社,它们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8】 。从2000年至2005年,共上演剧目一百余台,其中较有影响的剧目包括复旦大学燕园剧社的《山海精》(编导韩博、2000年4月首演),《阴道独白》(编剧【美】伊芙?恩斯勒,翻译喻荣军,2003年11月演出)、《1985》(编导鲁璐,2004年9月首演),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社的《等到戈多》(编导李然,2004年9月首演),华东师范大学扬之水剧社的《盛夏的樱花树》(2004年9月首演)等。
北京的校园剧社之间互访交流频繁,而在2004年以前,上海的校园剧社少有互相交流的机会,互访演出极少。这与北京的高校相对集中【9】,而上海的高校分布分散【10】不无关系。
这种情况直到2005年年初成立上海高校戏剧交流办公室(上海高校戏剧联盟)(以下简称“剧盟”)、举办了“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以下简称“大话节”)方才有所改观,但日常的交流互访仍然很少,通常只是在本校演出。
2004年9月和2005年10月,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上海戏剧家协会协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两届“大话节”成为上海校园戏剧活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上海校园戏剧社团之间开展交流的重要平台。两届“大话节”中,先后上演剧目53台,演出近80场,观众总数超过一万人次。

(二) 调查与分析
1、校园剧社
笔者通过一定范围的调查,走访了一些剧社,初步了解了这些剧社的成立时间和主要剧目等情况,整理了《上海部分高校剧社情况调查表》(见附表一)。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上海的校园戏剧团体中的相当部分其实并不年轻,成立年限在五年以上的超过了十家。如在2005年,在“剧盟”的牵头策划下,就举办了一次“七高校成员剧社联合周年庆典活动”【11】,有复旦大学燕园剧社(20周年)、上海师范大学楼兰剧社(15周年)、上海交通大学阳光剧社(10周年)、上海理工大学江畔剧社(10周年)、上海海事大学晨曦剧社(5周年)、上海理工大学蓝翼剧社(5周年)。笔者又进一步了解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聚点剧社、同济大学东篱剧社、华东理工大学秋叶剧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临窗文艺剧社都是1996年成立的,至今也已将近10年。也就是说,在现在的三十多家校园剧社之中,成立年限超过5年的占三分之一强。此外,其他很多学校在现存剧社之前,就曾经有过以其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剧社,有些学校甚至不止一个(先后或同时)。
由此可见,生存时间短很难说是校园戏剧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传承能力差确实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我们知道,保留剧目的复排次数的多少和复排的质量是衡量一个戏剧团体传承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在上海的校园剧社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似乎只有复旦大学燕园剧社一家,他们的《山海精》自从2000年首演以来,又先后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复排并取得成功。而已经载入中国新时期戏剧史的上海师范大学楼兰剧社的《魔方》,在最近几年中却并未得到复排的机会,没有在上师大的舞台上重新出现过。
事实上,从上面这个话题出发,我们可以引向对另外两个话题的讨论,即校园剧社的剧目建设问题与校园剧社的人才培养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两个问题应该是专业院团考虑的,校园剧社没必要也不应该为此操心。但是在笔者看来,“戏”(剧目建设)和“人”(人才培养)是所有戏剧团体(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的核心问题,校园剧社是由把戏剧作为业余爱好的人组成的,专业院团是由把戏剧当作谋生手段的人组成的,这是两者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因此这两个问题同样也是需要校园戏剧人认真思考的。
但是,除了燕园剧社和上海理工大学江畔剧社以外,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哪个剧社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体现为出现一批自己的保留剧目。燕园剧社在成立至今的二十年中,创排了大量荒诞派的原创作品,“奠定了现在燕园荒诞派的路线”【12】。江畔剧社则延续了自己“校园现实主义”的风格,先后创排了《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2003年首演)、《寝室的故事》(2004年复排,获得当年首届上海“大话节”剧目二等奖)等。其他剧社在选择剧目的时候则比较随意和多变,没有比较固定的方向,“一般是社员看到一个剧本,拿给我们(剧社负责人)看一下,我们觉得合适(可以呈现)就交给社员去排;或者是社员自己或他们的朋友有自己写的本子,希望排出来,找到我们,我们也会考虑”【13】 。
应该承认,这样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也需要各有依凭。燕园剧社“燕园荒诞派”的形成与延续,与其社员多为复旦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思辨能力较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复旦大学校内的学术色彩也相当浓厚,他们的这种风格拥有相当的受众,能够在一个不错的土壤中成长发展。而2004年《一九八五》在永乐宫小剧场演出以后,却得到了一片骂声,观众普遍反映无法看懂,则证明了如果不是在复旦大学这个环境里,“燕园荒诞派”将很可能在诞生之初即遭遇惨败并就此夭折。其它剧社选择剧目时没有固定方向,有利于社员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特点的剧目,但是这也要求他们具有相当多的接触各种剧本的渠道。可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做法中似乎更多的是透出一种无奈,具体有二:
首先,校园剧社的社员能够找到读到的剧本极其有限,兴趣又稍嫌狭窄,只偏爱以“孟氏先锋剧”为代表的一些先锋戏剧作品,孟京辉《先锋戏剧档案》在校园剧社中的热销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而其中的《恋爱中的犀牛》1999年首演以来,已经由全国各地的校园剧社上演二千五百多场。仅2005年在上海,就有上海大学青鸟剧社、上海海事大学晨曦剧社、上海理工大学蓝翼剧社和华东师范大学未央表演工作坊以及上述四家剧社联合上演的合计五台从呈现形式看并无多大区别的《恋爱的犀牛》。
其次,校园剧社的创作能力相当弱。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跪求某某(或某种)剧本”的帖子。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帖子,真正是把这种无奈表达到了极致。而燕园剧社则拥有一代又一代能够坚持自己风格的编导,在1993年至2005年的十二年间,先后上演了由15位编导创排的14部质量不错的原创剧目(尤其是1993年到1998年的8部早期作品),“燕园荒诞派路线”才得以在2001年最终确立并延续至今。舞台呈现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缺少必要的章法。举个例子:2004年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上,外贸学院五月话剧社演出的《游戏》【14】。应该说剧本是有新意有深度的,但是导演却坚持把影视剧中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不加变通的运用在舞台上,导致整个演出杂乱无章。笔者当时的评论是:“我要问导演:电影拍完了,你打算怎么剪?”同样是2004年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上,上海大学青鸟剧社的《芥末?Macchiato》,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换景的总时间居然超过了20分钟。2005年3月22日,上海师范大学楼兰剧社在上师大东部礼堂上演了《四月一日愚人节》,导演同样不顾(或不清楚)话剧与影视剧的区别,一个一个场面短的如同镜头一样,琐碎杂乱。
而人才吸收与培养的问题是笔者在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之前参与校园戏剧活动的过程中【15】一直最感到棘手的问题,这一次在调查采访其他剧社的过程中又不断听到关于这个问题的倾诉。如第二工业大学聚点剧社第三任社长汤炀曾经告诉笔者,聚点剧社在他的任期内有四五十人,但一直来参加活动的只有十个人左右,到了需要排戏的时候,则似乎还是那些没有参加剧社的人更管用一些【16】。“楼兰剧社,在2005年3月演出后的招新中,一共招募了近40名社员,但在05年后半年,在剧社里参加活动的只有十多人。”【17】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二:
一个原因出在社员身上。从他们参加剧社的动机来看,单纯因为爱好戏剧而加入剧社的并不多,更多的人是把剧社当作一个社交场所,出于交友的目的而来参加剧社活动。另一类则是由于对戏剧充满了神秘感。
另一个原因则出在组织者身上。校园剧社的组织者同样是非戏剧专业的学生,他们尽管有很强的对戏剧的爱好和热情,但是大多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策划剧社活动、组织训练和演出的能力,常常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中。
上述两个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校园剧社人员匮乏的顽症:没有高质量的活动,无法留住已经加入剧社的学生;没有有效的训练,无法保证足够质量的演出,因此而无法吸引那些尚未加入剧社的学生,无法取得学校的支持和投入。如此循环,则使得校园剧社的生存能力和传承能力始终在一个低水平中不断徘徊,并由此造成了另一个问题:校园剧社乃至整个校园戏剧的功能和效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2、“剧盟”和上海“大话节”
2005年2月,上海戏剧家协会高校交流办公室(高校戏剧联盟)(简称“剧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上海市各个高校剧社第一次有了一个正式的剧社间合作组织,有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剧盟以“推动高校戏剧发展,培养高校戏剧氛围,维护高校剧社切身利益,切实实行‘三个代表’,为推动大学生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宗旨【18】,其目的是“密切上海市各高校剧社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加强各高校剧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活跃上海市大学生业余戏剧活动的气氛,拓展高校戏剧活动的空间,整合校园剧社资源,提高校园戏剧水平,在大学生中间普及戏剧基础知识和戏剧欣赏习惯”【19】。
从剧盟成立至今的活动情况看,它是忠实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能的。在剧盟正式成立之前半年,即2004年9月到10月,成功的参与创办和运作了首届上海大学生话剧节。2005年3月,正式创办内部刊物《剧盟通讯》,作为剧盟对成员剧社、以及成员剧社之间发布信息的正式渠道。成功策划举办了“七高校成员剧社联合周年庆活动”,组织了“上海高校剧评团”活动和“剧盟成员剧社区域化”建设。参与策划和运作了2005年第二届大学生话剧节。
剧盟成立以后,各个校园剧社间的互访交流活动得以正常开展。除了每月一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18楼会议室举行的例会以外,剧盟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和QQ群,各高校剧社的成员可以在网上进行相当频繁的交流。其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剧社的巡演活动得以更加顺利的举行。据笔者统计,仅在剧盟2005年3月例会上,就有三角实验空间、复旦大学金翼剧社、上海应用技术学院Crazy剧社、上海理工大学江畔剧社、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蓝翼剧社、上海师范大学楼兰剧社、上海体育学院雷雨剧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卿园剧社等8个剧社发布了各自剧社的10部作品的巡演公告,杉达大学星宿剧社和上海体育学院雷雨剧社发出了对其它剧社的演出邀请【20】。应该承认,这些信息的发布以及其后巡演活动的开展,对于密切校园剧社之间的联系,丰富大学校园中的戏剧演出,并进一步促进校园戏剧活动的发展乃至上海戏剧市场的繁荣,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同时,截止2005年总共进行了两届的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简称“大话节”),也是上海校园剧社公开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据统计,在2004年首届“大话节”期间,共上演剧目29台,参演剧社22个,演出场次五十余场,观众近四千人次(附表二)。到了2005年第二届“大话节”上,计有“9个区,20所高校、24个剧社的26台剧目上演”【21】(附表三)。
在第一届“大话节”上,“二十二台外围赛的剧目,有古典,有现代,有后现代,有哲理,有荒诞,有民族,有国外,有经典,有原创,有改编,有解构……,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东华大学青骑士剧社的《疯狂的意义》,哲学家尼采和涅槃乐队主唱科本其天才毁灭的疑问;上海电力学院城市部落剧社的《边界,叶落无声》,表现戏剧的真实性等于生活的真实性;华东师范大学扬之水剧社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梦、故事和现实;上海行政学院有间剧社的《逃》,用排演《家》来表现现实生活的复式结构;上海理工大学江畔剧社的《寝室的故事》、上海交通大学阳光剧社的《哈哈大学》真切反映大学生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上海财经大学校话剧团的《辩手》,反映校园常见的辩论文化;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表演艺术社的《我们是朋友》,表现社团中人和人的复杂关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五月话剧社改编自同名漫画的《游戏》,讲述命运和现实的可能性;上海杉达学院星宿剧社的《大明宫词》,哀婉地反映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事;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精彩剧社的改编作品《爱的牺牲》,表现夫妻之间的患难和忠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话剧团解构莎翁名剧的《仲夏夜之梦?校园版》和上海科技学院夏日天空剧社的《禁闭》,旧瓶装新酒;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社的《等到戈多》,反大师其意而用之;同济大学东篱剧社的《Escaping》,用逃犯的逃跑过程展现人生;复旦大学燕园剧社的《一九八五》,用抽象、写意、象征手法表现社会和生活;上海大学青鸟剧社的《芥末?Macchiato》,反映现代人的敏感和浮躁等,以及同济大学东篱剧社、上海印刷出版高等专科蓝翼剧社、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随馨剧场、上海水产大学慕风剧社、上海外国语大学风格剧社分别排演的经典或成熟的作品《歌星与猩猩》、《芸香》、《夜半歌声》、《正义者》、《蛔虫》等等,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视角表现了他们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困惑和希冀。其表现手法有《辩手》、《寝室的故事》、《哈哈大学》、《大明宫词》、《夜半歌声》等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有《边界,叶落无声》、《阳光灿烂的日子》、《芸香》、《蛔虫》、《歌星与猩猩》等风格化形式的;有《一九八五》、《Escaping》等运用音响、肢体语言等非常规话剧表现语汇的;有《等到戈多》、《歌星与猩猩》、《仲夏夜之梦?校园版》等荒诞形式的;有《芥末?Macchiato》等借用现代、后现代手法的,等等,形式活泼多样,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校园戏剧的丰富多彩。尤其是《等到戈多》、《寝室的故事》、《边界,叶落无声》、《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剧,与同类型剧目相比,其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以及形式的运用,都比较突出。体现了大学生戏剧人才济济、风华正茂。”【22】
到了第二届“大话节”,参赛剧社和剧目的数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23】。但笔者采访了部分观众,却发现普遍认为这一届“大话节”的参赛剧目的质量普遍有所下降,并且出现了一等奖空缺的现象,首届“大话节”优秀剧目一等奖得主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社只得了二等奖,未能再次折桂。对于这个问题,较为普遍的认识是:04年首届“大话节”,所有剧社都是在多年准备的基础上参赛的,有些剧社(如江畔剧社)把自己积累多年的保留剧目拿来参赛。而到了05年,这些剧社要在一年左右(实际活动时间不足八个月)拿出新的剧目,时间显然不够,准备不足。因此有些剧社干脆不参赛,大多数参赛剧目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在这里,笔者联想到将于2006年5月下旬举行的第三届“大话节”。在2005年剧目质量下降的情况下,这些剧社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拿出新的参赛剧目来,其质量又会如何呢?笔者将拭目以待。

 回到顶部
客人(58.40.*.*)
  3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1:47:06 [只看该作者]

三、 上海与外地校园戏剧活动的比较
上海的校园戏剧活动,在与其它地方的校园戏剧活动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自身的特点。
1、 与北京相比较
如前文所述,北京的高等院校分布集中,便于开展相互之间的交流互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仅话剧院团就有国家话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三家,分布也较为合理,文化氛围和戏剧环境较好。北京地区的校园剧社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观摩专业的戏剧演出,阅读到较多的专业读物,与中央戏剧学院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也便于提高自己的创作演出水平。
在剧目创作上,他们“执著地坚持经典剧目和已正式演出过的实验性剧目,剧本创作基本处于沉寂状态。这并不说明北京地区的校园戏剧团体不重视这一问题,沉寂的背后是学习、积累、酝酿……用他们的说法:‘迟早要排我们自己的戏!’近年里,这种酝酿好像已经接近成熟,以‘短剧’形式组合的演出,走向各不相同,在校园观众中各有热烈的响应群。”【24】
而上海的校园戏剧活动由于受到地理分布的限制,交流困难,缺乏获取资源提高生存能力(主要是创作能力)的机会。剧目创作上似乎仍处于相对无序的探索阶段,方向性不明确,总体看来正处在先锋与传统、创作与模仿的激烈碰撞之中。在接受方面,观众群体的响应程度不高。
2、 与杭州相比较
在杭州,主要是浙江大学黑白剧社在独当一面。黑白剧社重新成立于1990年,1997年复名。十余年间一直由浙大艺术系的桂迎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不定期的邀请有关院校的朋友帮助进行专项辅导。在桂迎老师的带领下,黑白剧社一直坚持着比较系统的戏剧专业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有着较高的戏剧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15年间,相继创排了《寻》、《计算器的故事》、《泥巴人》、《同行》、《棋人》、《辛迪?蕾拉》等三十余部小品、独幕剧和多幕剧。这些作品在技术上较为成熟,质量颇高。同时,黑白剧社还曾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并曾多次到包括上海在内的其它城市演出。
与黑白剧社相比,上海的校园剧社普遍没有自己的指导老师,注重的也多是自娱自乐(所谓“粗朴的热情”)。需要指出的是,自娱自乐在短期和具体的活动中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从长远看,却必然导致包括创作在内的活动水准停留在低层次上,首先就不利于剧社和社员自身的发展。

四、 结论:站在新的高度看校园戏剧
通过对上海校园戏剧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梳理,以及笔者近三年纯粹的校园戏剧活动的切身感受,笔者以为首先需要明确校园戏剧活动的定位。
如果孤立的看校园戏剧活动,那么它的确只是高校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群业余戏剧爱好者自娱自乐的活动。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整个戏剧市场的范围中,和当前戏剧危机的大背景下,那么这个问题就远不是那么简单。
笔者坚持认为,戏剧观众的大规模流失和普遍的质量下降是当前中国戏剧遭遇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戏剧观众的流失,导致了专业院团演出场次的减少和上座率的下降,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院团不得不在单场票价上做文章。而提高了单场票价,就是提高了观看戏剧的经济门槛,反过来加剧了观众的流失。观众的质量下降,导致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乏人问经,客观上降低了院团和创作人员的创作积极性;戏剧市场的买方市场特征又迫使院团和创作人员被动迎合而不是主动引导观众,是供求双方的恶性互动,是注重戏剧的娱乐功能而非审美功能: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戏剧创作质量的下降。作品质量下降而价格提高,自然加剧了观众的流失和质量的下降。戏剧危机正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断加剧,愈演愈烈。
正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我们很难准确的追溯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究竟是哪一边首先出了问题,更加无法肯定是否一定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导致了观众首先走出剧场,因为这个问题在欧美各国并不存在,至少并不是如此激烈。但是普及戏剧艺术、培养戏剧观众、改良中国戏剧土壤却无疑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专业院团是无力直接承担这项责任的。由于很多原因,专业(或曰职业)的戏剧团体总是极少数,与广大的戏剧观众和更广大的潜在戏剧观众之间必定存在相当的距离,专业院团每年区区几十场的“校园行”活动完全是杯水车薪。而校园剧社则生于斯长于斯,其业余性质特别有利于两者之间保持“零距离接触”。很多人第一次看戏,很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同学、朋友在学校剧社参加了一次演出,为了给同学朋友捧场。而事实上,他们就都是潜在的戏剧观众,并极有可能成为戏剧观众。校园剧社因此就可以成为培养戏剧观众的第一站。退一步说,校园剧社本身也需要更多人的关注,需要更多的观众。在没有参加剧社的同学们成为戏剧观众之前,能否首先让他们成为校园戏剧的观众,完全取决于校园剧社本身的演出质量。而至少目前上海的校园戏剧演出质量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进一步,我们可以看一下上海的校园戏剧的演出质量何以会停滞不前。进入大学、进入校园剧社以后无法得到系统有效的训练是一个方面,进入大学、进入校园剧社之前的戏剧教育的缺失似乎更为根本。按理说,“校园戏剧活动”也应该把中学和小学的戏剧活动包括在内。但实际上,据笔者调查,在上海只有上戏附中、宜川中学、向明中学、育才中学四所中学有一定数量的校园戏剧活动。也就是说,很多应该在中学甚至小学开展的戏剧教育的内容,都被甩给了高等院校的校园剧社,因此他们也是不堪重负。
最后,由于心态、艺术能力等主观条件和资金、场地、设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校园剧社显得比较“草台”,排斥技术、秩序、规则,追求所谓“粗朴的热情”,甚至说什么“精湛的技术……并不能在人们心里留下任何痕迹……人们被异化、远离自身”【25】。需要指出的是,校园戏剧活动同样是戏剧艺术创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完全抛弃技术,排斥戏剧艺术的固有规律,将会使之走上歧途。
至此,本文也就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第一、校园剧社应该定位于戏剧市场的“补缺者”【26】,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扮演好这个角色。专业院团与院校也应该积极提供帮助,与校园剧社一起推动戏剧市场的发育与完善。
第二、建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完整的戏剧教育体系和校园戏剧活动体系,使大学内的戏剧活动摆脱掉那些本不应由其完成的工作。小学和中学的戏剧教育可以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积极进行课本剧的排演活动,一方面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因势利导的进行戏剧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初步训练。
第三、正确处理好“草根”与“草台”的关系。发扬“草根精神”,摆脱对资金、场地、设备等物质条件的过度依赖,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演出简约、简朴而不简陋。建议认真学习当代戏剧理论和中国戏曲的创作方法和呈现方法。
笔者坚信,只要能够认真实践、认真学习,校园戏剧人必将摆脱“校园孤独者”的尴尬地位,戏剧的危机也将真正解除。


 回到顶部
客人(58.40.*.*)
  4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1:48:11 [只看该作者]

附表一:上海部分高校剧社情况调查表【*】
剧社名称 成立时间 主要剧目
复旦大学燕园剧社 1985年8月5日 《谁没跨上我的跷跷板》(编剧:韩博)
《十三点钟的童话》(导演:鲁璐)
《蛔虫》(编剧:石可)
《PIAZZOLA》(编导:黄卓奕)
《ALLEN ELLEN》(编导:张国华)
《阴道独白》(编剧:【美】伊芙?恩斯勒,翻译:喻荣军)
《山海经》(编剧:韩博)
《一九八五》(编导:鲁璐)

上海师范大学楼兰剧社 1989年 2002年11月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
2003年3月 《思凡》
2004年6月 《青春禁忌游戏》
《哭泣的骆驼》
2005年3月 《四月一日愚人节》
4月 喜剧专场
5月 《玫瑰与眼泪》

上海大学青鸟剧社 1994年 2002年演出的剧目有:《红星美女》
2003年演出的剧目有:《用灵魂下注》
2004年演出的剧目有:《暗恋桃花源》
《谎言背后》
《芥末?Macchiato》
《抑郁时代》
《D小调托塔与赋格》
同济大学东篱剧社 1996年 2003年演出的剧目有:《歌星与猩猩》
2004年演出的剧目有:《歌星与猩猩》
《Escaping》
《群猴》
2005年演出的剧目有:《赢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飞那儿剧社 2001年 2001—2002学年度演出的剧目有:
《三块钱国币》
《屋外有花园》
《夜半歌声》
2002—2003学年度演出的剧目有:
《The Clock Behind the Time》
《等待》
《结束开始》
2003—2004学年度演出的剧目有:
《避雨》
《一个找死的无政府主义者》
《乞丐摩根》
《夜无色》
《日出》(片段)
《审判》
《什么是什么》
2004—2005学年度演出的剧目有:
《等到戈多》
《给我想》

华东师范大学未央表演工作坊 2002年1月23日 2002年6月3日: 《橘子红了》
11月13日:《爱情是什么颜色的》
2003年11月: 《因为寂寞》
2004年11月30日:“未央年度短剧专场”(《蠢货》、《圆环物语》、《主角登场》
2005年3月: “三国演义之‘顶光耳光篇’”话剧专场
4月: 《恋爱的犀牛》

复旦大学研究生剧社 2001年10月 2002年12月13日:
《镜子里的女大学生》(编剧:罗周)
2004年6月21日:《日出》
2005年5月22日:《武陵人》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海阁剧社 2002年 2003年演出的剧目有:《拜谒西藏》
2004年演出的剧目有:《修行龙》
《什么是什么》

上海电力学院风之彩剧社 2003年 《成长的烦恼》(英语剧)
《心灵面具》
《骑士精神》
《我的1919》
《英雄》
《我弱智、我无罪》
《流年》
《魔椅》
《云梦的舞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卿园剧社 1994年 《道连格雷的画像》
《新威尼斯商人》
《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
《去年冬天》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蓝翼剧社 2001年 《恋爱的犀牛》
《雷雨》
《亲爱的,你是个迷》
《芸香》
《思凡》
《时光》(音乐剧)
【*】演出剧目的统计时间范围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

武林三国:建立自己的王朝,拥有自己的五虎大将。  回到顶部
客人(58.40.*.*)
  5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5 11:49:29 [只看该作者]

附表二:2004上海大学生话剧节参赛剧目表
参演学校 参演剧社 参演剧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校话剧团 《仲夏夜之梦?校园版》
上海大学 青鸟剧社 《芥末?Macchiato》
上海电力学院 城市部落剧社 《边界?夜落无声》(优秀剧目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 阳光剧社 《哈哈大学》(优胜奖)
上海外国语大学 飞那儿剧社 《等到戈多》(优秀剧目一等奖)
东华大学 青骑士剧社 《疯狂的意义》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精彩剧社 《爱的牺牲》(优胜奖)
上海科技学院 夏日天空剧社 《禁闭》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五月话剧社 《游戏》
同济大学 东篱剧社 《Escaping》(优胜奖)
复旦大学 燕园剧社 《一九八五》(优胜奖)
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 随馨剧场 《夜半歌声》
上海理工大学 江畔剧社 《寝室的故事》(优秀剧目二等奖)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卿园剧社 《新威尼斯商人》
上海师范大学 楼兰剧社 《青春禁忌游戏》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华剧社 《网络划破城市的脸》
上海外国语大学 风格剧社 《蛔虫》(优胜奖)
上海师范大学 飘剧社 《门》
上海财经大学 校话剧团 《辩手》(优秀剧目三等奖)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表演艺术剧社 《我们是朋友》
华东师范大学 扬之水&话剧队 《阳光灿烂的日子》(优秀剧目二等奖)
上海杉达学院 星宿剧社 《大明宫词》(优胜奖)
上海师范大学 楼兰剧社 《哭泣的骆驼》
复旦大学 麦田剧社 《Twelfth Night & As You Like》
华东师范大学 “镜”双语剧社 《三棱镜》(中英双语演出)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 蓝翼剧社 《芸香》
上海水产大学 慕风剧社 《正义者》
同济大学 东篱剧社 《歌星与猩猩》(优秀剧目三等奖)

附表三:2005年上海大学生话剧节决赛剧目表【27】
学校 剧社 参赛剧目
华东师范大学 扬之水剧社 《盛夏的樱花树》
华东师范大学 未央剧社 《梦游》(优秀剧目二等奖)
复旦大学 研究生剧社 《武陵人》
上海理工大学 江畔剧社 《狼群里的猪》(优秀剧目三等奖)
上海衫达学院 星宿戏剧社 《味与位》
上海财经大学 校话剧团 《暗恋桃花源》(优秀剧目三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话剧队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优秀剧目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 ZWORKS工作室 《天堂向左,我们向右》
同济大学 东篱剧社 《赢家》
上海大学 青鸟剧社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青年干部学院 精彩剧社 《亲爱的叶莲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飞那儿剧社 《给我想》(优秀剧目二等奖)
上海海事大学 晨曦剧社 《恋爱的犀牛》
注:一等奖空缺

注释:
【1】王晓凡:《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总110期。
【2】同上
【3】田本相:《曹禺传》http://www.xxsy.net/jswx/js02/cyz/006.html
【4】《老清华的戏剧大师们》,《文汇报》2002年3月15日第11版。
【5】以上见葛一虹主编:《中国戏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6】王晓凡:《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总110期。
【7】上海戏剧学院也有自己的学生剧社新寻找作坊,主要由导演系学生组成,但因为是专业院校,故不列入考察范围。
【8】以上统计的是在学校有关部门注册的校园戏剧团体,并不包括那些随聚随散、未经任何注册手续的临时团体。
【9】北京有十余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分布在西四环外不大的地域内,许多高校都是比邻而居。
【10】上海的高校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东北、西南、中心区有几个小区域内高校相对比较集中,如东北片国定路邯郸路一带有复旦、同济、财大,田林一带有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松江大学城有上外、外贸、东华、立信等七所高校,南汇大学城有水产大学、工商外国语大学等三所高校。而其他高校之间则相距甚远,并且一所大学(如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往往有多个校区,校区之间的距离也有一个半小时以上的车程。
【11】《剧盟通讯》(上海高校戏剧联盟内部刊物,吴其右编),2005年3月第3版。
【12】《燕园剧社简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刘雷提供。
【13】2006年3月7日对同济大学东篱剧社前任社长徐谦的采访录音
【14】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编导:黄珏琼,2004年9月28日在永乐宫小剧场演出。
【15】笔者在2000年—200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一分院,其间参与组织创建了两个戏剧社团,并担任剧社副社长一职。
【16】2006年3月13日采访录音。
【17】顾若银:《寻找戏剧摇篮的春天——从上海师范大学话剧社看高校戏剧的现状》(未发表)。
【18】上海戏剧家协会高校交流办公室(高校戏剧联盟)章程第3条,见上海市高校戏剧联盟网站www.dahuajie.com。
【19】同上,第一条。
【20】《3月联席会议记录》,《剧盟通讯》2005年4月第2期第1版。
【21】潘妤:《2005年上海大学生话剧节平静中开场》,《东方早报》2005年10月22日文化版。
【22】刘永来:《桂花十月遍地香——写在首届上海大学生戏剧节闭幕的时候》,《话剧》2004年第4期第20页。
【23】其中有一些首次报名参加的剧社,也有一些参加了上届“大话节”的剧社并未参赛,但数量上的变化不大。
【24】王晓凡:《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总110期。
【25】孙小杭:《文明城市?作者的话》。转引自桂迎:《校园戏剧》,第17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笔者认为,以市场占有率、资源占有量和技术艺术水准为标准,可以把当前的戏剧市场参与者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院团,他们的实力最为强大,是戏剧市场的主力,扮演着戏剧市场领先者的角色。第二个层次是边缘(民间)剧社中的一部分,其中的主要人员出身于专业院校而并未进入专业院团,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非盈利性的戏剧演出,创作能力较强而资金、设备等资源不足,扮演着戏剧市场追随者的角色。第三个层次是全部校园剧社和边缘(民间)剧社中的另一部分,市场占有率很低,各种资源严重不足,但是具有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特定的观众群,扮演着戏剧市场补缺者的角色。
【27】 袁志江:《05上海大学生话剧节决赛剧目尘埃落定,11所高校13个剧目杀出重围》,http://www.china-drama.com/Chs/BBS/Article_Show.asp?BoardID=11&ID=18915&PageNO=1

参考文献
1、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2、桂迎:《桂迎:校园戏剧档案》,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3、桂迎:《校园戏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回到顶部